厦门北站扩建站台图纸(厦门北站扩建站台图纸设计)
厦门北站在哪里
厦门北站,又称厦门新站,位于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,西北是后溪生活区,南面是大学园区。那么厦门北站客服电话是多少呢? 厦门北站客服电话是0592-3828302。
厦门北站接人要在哪个出口:都行两个出口很近,厦门北站有2个出站口。分别是南一出站口和南二出站口。南一出站口在左边,距离公交站比较近,南二出站口在右边,距离快速公交BRT近一点。南一出站口与南二出站口都是在地下一层,离得很近。同一个方向相距50米左右,都是厦门北站的出站口。
厦门南站和北站并不是同一个站点,它们是两个独立的火车站。以下是它们的简要介绍:厦门北站: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,是厦门市内唯一的高铁站。北站主要办理高铁和动车组列车业务,有开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等多个城市的列车。厦门南站: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,是一个综合性交通枢纽。
厦门将添一座大型铁路客运站,福厦高铁经过,站台规模多大呢?
新厦门北站规划的站台规模为7台15线,其中基本站台1座,岛式站台6座。新建站房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92万平方米,其中主站房面积为93万平方米,主站房设计理念沿用现有厦门北站站房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貌,使两者形成统一的整体,同时又体现自身的个性和特色。还将建设站房的附属设施,新老站房的连接大厅以及站台雨棚等等设施。
根据2023年10月泉州本地宝公布的信息,泉州东站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,设计为中型旅客车站,站台规模2台5线,采用“上进下出”的流线布局。其定位为泉州市综合性交通枢纽,主要服务台商区及周边区域,已于2023年9月随福厦高铁同步开通运营。
站点介绍“新北站”位于现有的厦门北站北侧,是福厦高铁的一个重要站点, 与现有的厦门北站并站设置。建成后,这将是继厦门站、厦门北站之后,厦门新添的又一个大型铁路客运站。
站台修建完成:新建厦门北站站房工程的7座高铁站台已完成修建。承轨层完工:高铁站房承轨层主体结构已全面完工。候车层施工计划:预计6月底实现高架候车层主体结构全面封顶,目前正在进行候车层施工。项目概况:位置:新厦门北站位于现有的厦门北站北侧,是福厦高铁的一个重要站点。
厦门北站动车站候车室有3000平方,厦门北站(Xiamenbei Railway Station),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,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铁路客运站 [1] 。
建筑规模:厦门北站占地面积约14平方千米,总建筑面积达到136万平方米,站场规模为6台12线,具备强大的客运能力。
厦门北站新站建设最新消息2022
厦门北站新站建设最新消息(2022):建设进展 站台修建完成:新建厦门北站站房工程的7座高铁站台已完成修建。承轨层主体结构完工:高铁站房承轨层主体结构已全面完工,项目于去年12月进入地下主体工程施工,目前站房基础部分也已完工。
厦门北站新站建设最新消息如下:建设进展:站台修建完成:新建厦门北站站房工程的7座高铁站台已完成修建。承轨层完工:高铁站房承轨层主体结构已全面完工。候车层施工计划:预计6月底实现高架候车层主体结构全面封顶,目前正在进行候车层施工。
根据最新的消息,厦门将建设新厦门北站,而新站就位于现有的厦门北站北侧,项目计划于2023年6月,与福厦高铁同步建成投用,那么新厦门北站建设最新进展详情一起了解下吧。
厦门站的设计格局
1、厦门站分南北两个站房,两个站房的一层为进站口、售票厅、候车室和8检票口,二层为候车室和2-7检票口。南北站房的一层由铁路股道和站台隔开,二层的候车室是相连的。北站房与南站房因地势不同,因此北站房还设有供旅客进站的高架桥和供旅客出站的地下层。
2、厦门北站总投资近11亿元,建设面积109028平方米。整个站房布局采用“上进下出”的格局,分成站层、站台层、高架层三个层面,与机场楼上出发层、楼下到达层的进出模式类似。出发的旅客通过高架车道直接抵达二楼的出发层,即高架层候车大厅。
3、厦门北站:带有鲜明的闽南风格,整个站房布局采用“上进下出”格局,分为站层、站台层、高架层三个层面,方便旅客进出。同时,厦门北站还具备完善的交通接驳设施,如公交、出租车、长途汽车等,方便旅客前往岛内或其他目的地。
4、厦门北站的站房布局采用上进下出的格局,分成站层、站台层、高架层三个层面,与机场楼上出发层、楼下到达层的进出模式类似。出发的旅客通过高架车道直接抵达二楼的出发层,即高架层候车大厅。
5、整个站房布局采用“上进下出”格局,分为站层、站台层、高架层三个层面,与机场楼上出发层、楼下到达层的进出模式类似,出发的旅客可通过高架车道直接抵达二楼的“出发层”,即高架层候车大厅。
6、它设置售票窗口27个,检票口27个,发车位36个、发车区面积7000平方米,设计日发送旅客量可达40000人次,节假日可达6万人次。客运中心分两层设计,上层是出发层,下层是到达层,实现了进出分流,这也是中国国内广泛使用的现代客运站格局。